联华证券公司
交易股票平台 民国第一奇女子:硬是从泥淖里开花儿,把自己活成一个传奇_张幼仪_徐志摩_苦难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1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交易股票平台 民国第一奇女子:硬是从泥淖里开花儿,把自己活成一个传奇_张幼仪_徐志摩_苦难

有这样一个女子交易股票平台,每次想起都唏嘘不已。

她在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的年代,被丈夫公然登报离婚,成为中国历史上依据《民法》生效的西式文明离婚第一人。

她是诗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。

27岁时,经历了被弃、离婚、丧子,却逆袭成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。

她以坚韧的内心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华丽转身,与所有的苦难握手言和,她的大格局赢得一生的精彩。

她就是民国奇女子——张幼仪。

01原生家庭的伤

1900年,传统思想禁锢下的中国,吸收了些许新的思想,但是封建思想还是牢牢扎根在大家心中。

张幼仪就出生在这个年代。

展开剩余86%

她的父亲是个医生,祖辈曾在清代做过地方官,也算是名门望族。

这样的传统家庭,重男轻女思想较一般家庭更甚,

张幼仪就是那个不被重视的孩子。

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,这给她今后在婚姻中的隐忍和沉默埋下了种子。

好在,她自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。

一天,12岁的张幼仪被《申报》上一则关于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招生信息吸引,她的求知欲被彻底点燃。

她以学费便宜为由,征得父母的同意,带上大姐第一次出门求学。

如果不是四哥张嘉璈,也许她会完成学业,并如愿成为一名小学教师,平淡地走完一生。

可是,时任浙江都督秘书的四哥,自作主张地同浙江海宁一地主家独子联姻,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文笔和风格,大有梁启超的风范。

张幼仪的母亲为了这桩婚事,不惜更改她的生辰八字。

这看似命中注定的婚姻,却禁锢了她整个青春。

02包办婚姻的苦

1915年12月5日,张幼仪与徐志摩举行了盛大的旧式婚礼。

洞房花烛夜,徐志摩揭开喜帕,轻蔑地说她“乡下土bao子”时,就注定了婚姻的悲剧。

诗人的爱情是高度提纯的,包办婚姻和封建思想都是爱情的糟粕。

三年后,徐积锴出生,完成了传宗接代任务的徐志摩。马上动身出国留学,追求他的梦想。

一年后,在二哥的旁敲侧击和徐家的压力下,徐志摩邀请张幼仪去英国陪读。

如果说张幼仪在徐家大院内的日子是孤独寂寞的,那么漂洋过海陪读的日子,简直是掉入深渊。

她照料他的生活起居,反而成了徐志摩更加厌恶她的理由,无言的尴尬让两人的感情很快走到尽头。

就在张幼仪身怀六甲时,徐志摩就以“小脚与西服”不搭为由提出了离婚,一周后便失踪。

张幼仪说

,她就像是一把“秋天的扇子”,被丈夫无情地抛弃在了沙士顿。

03次子早夭的痛

绝望差点淹没了她。

但她没有被这苦难打倒,很快恢复理性。

在二哥的帮助下,辗转到了柏林生下次子徐德生,又名彼得。

她请了保姆照顾孩子,自己一边学习德语,一边打工,誓要像徐志摩倾慕的那些女人一样,进一流的大学学习,成为摩登的新时代女性。

贫穷和苦难是对孪生兄弟,他们总会相约而至,只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将他们变成成功路上的伙伴。

她如愿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。

彼得3岁时,情况稍有好转的张幼仪母子,又被苦难重重地摔倒在地。

上天大概很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彼得,硬是从张幼仪身边带走了他。

徐志摩赶来安慰悲痛的张幼仪。

此时的他,对脱胎换骨后的张幼仪多了一些赞许和欣赏,但他没看到她在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度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与困苦。

张幼仪26岁时,被八弟接回上海。

此时的张幼仪已经如凤凰涅槃,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丑小鸭,知识是她最好的铠甲。

但她毕竟是个母亲,在德国5年,她错过了太多。

她带着孩子北上求学,用西方的教育理念,将恃宠而骄的儿子变成独立自主的男子汉。

04脱胎换骨的磨砺

一年后,在四哥的一再要求下,张幼仪回到上海,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。

刚上任没多久,她就发现银行亏损严重,死账坏账一堆。

她知道,她的苦难再次降临。

她吸收西方思想,对银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从办公室排序到服务理念统统转变。

同时,她把西方“女人必须藏私房钱”的理念带到中国,吸引名媛、富太太来银行储蓄。

在1937年,上海第二女子商业银行在她的诚信经营下起死回生。

她在经营银行的同时,还出任云裳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。

那几年,虽然很忙很累,但是她很充实。

05苦难里开出的花儿

苦难打不倒你时,它就退缩了!

经历诸多的磨难,张幼仪终于定居香港,遇上了她人生中的第二个男人。

一个与她有相似婚姻经历的医生叫苏季芝。

重视礼节的她兴奋地向二哥、四哥,还向儿子征求意见。

兄长们回信“妹慧人,希自决”。

儿子的信让她甚慰,“母职已尽,母心宜慰,谁慰母氏?谁伴母氏?母如得人,儿请父事!”

终于,54岁的张幼仪与51岁的苏季之结婚了。

20年后,这个她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被肠癌夺去了生命,世界又只留下她一人。

1988年,她在美国去世。

有人说,张幼仪是个矛盾体,有徐志摩厌恶的传统女性的一面,也有新时代女性的一面。

但,

也正是她的双面性,才能在“被休”后迅速走出阴霾,用知识把自己武装成一个“女战士”,轻蔑所有苦难,逼迫自己成长。

张幼仪的一生告诉我们,

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苦难,你弱它就强,你强它才弱。

只要自己不放弃对知识、对梦想的追求,不放弃努力,不放弃成长,不放弃自我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格局,终究会有不一样的人生。

有大格局的人,会轻蔑一切苦难,拥有精彩的人生。

发布于:天津市